学贯中西,巾帼楷模--追忆敬爱的曹小定先生(王彦青)
惊闻敬爱的曹先生仙逝,内心悲痛无比。点滴回忆,涌上心头。 曹先生学贯中西,开拓创新,为针刺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医学神经生物学拓荒建业;曹先生热爱上医、爱护后学、坚韧顽强、热爱生活、温柔坚定,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
本人于1992年从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专业毕业考入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读研,师从吴根诚教授。当时曹先生领衔创立的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刚刚半年,上医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获批刚刚三年。学科发展需要,重点实验室招聘了大批“青椒”、研究生。记得仅仅从药学院药理专业(91-92届)就招募了近十位助教和研究生。吴根诚教授是曹先生的弟子,那么曹先生应该算是我师奶奶了。
犹记得当初之所以选择报考针灸神经生物学这个方向,一方面招生量大(中西医结合基础当年招六个)机会多,另一方面还和另一位师爷爷的熏陶关系重大。在大四到大五这一阶段,八六、八七级药理班的同学们有幸完整聆听了生理教研室上医老校长张镜如先生(1929-2016)专为药理班开设的《神经药理学》课程,精彩之至,深受启迪,从此开启了对神经科学的兴趣。(读研后才听说,两位师祖当年为各自学科发展争神经生理学人才还有一段佳话。)
读研期间,导师吴根诚先生赴美进修两年,本人有幸得到曹先生亲自指导带教。曹先生从针刺镇痛的脑内多巴胺受体机制入手,把我这个笨拙的弟子引入了科学殿堂。曹先生敬业忘我,治学严谨,从学科到实验室再到具体的课题,从临床-基础合作到国际交流,她瘦小而典雅的身影,每日匆匆来去,无比繁忙辛苦。先生为人谦和大度,言语温柔坚定,给我们这些后辈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曹先生挚爱上医,一生以校为家。直到耄耋之年依然每天坚持坐公交车到上医校园走走,到实验室工作,到学术报告厅听报告。她还经常穿过东安路,来13号楼7楼的中西医结合学系指导我们工作。先生最多提及的话语,是她放不下的针刺研究:“要和临床结合”、“多合作”“多交流”。三十年来,曹先生对针刺研究、神经科学的挚爱和对学生后辈的厚爱给我印象最深。
学贯中西,开拓进取,曹先生开拓涉猎的研究,从针刺抗癫痫、镇痛、调节手术创伤、吗啡引起的免疫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缓解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炎到针刺抗脑缺血损伤,至今仍是学科前沿领域。先生提出的针刺镇痛、调节免疫的自主神经调控机制以及针药结合的理念仍然对这个领域起着深远的影响。 曹先生从未停止践行临床与基础合作、学科交叉创新,犹记得,老人家花甲之年还在跑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影像科,开展针刺治病的学科交叉研究。先生心胸宽广,合作广泛,犹记得我们读研究生时先生屡屡提及她极为尊敬的麻醉学家吴珏先生、中国针灸学会前会长李维衡教授、美国Acupuncture and Electro-Therapeutics Research杂志主编 Yoshiaki Omura博士等。2008年11月,有幸陪曹先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WHO第一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先生77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与同道李维衡会长等热情交流。
曹先生舔犊情深,无私照护学生和后辈。从小房子的故事可以窥见曹先生深沉的爱才之情和高尚的情操。曹先生有一套闲置的小房子,位于枫林路上,离上医一墙之隔,非常近便。曾有同事建议先生把房子出租出去,先生断然拒绝,说,国家分配给我的房子,是用来住的,怎么可以出租赚钱呢。 先生为照护学生,索性把钥匙也交给秘书马鸿建老师,方便有需要的研究生、进修生免费居住。这套小两室一厅的房子,住了一茬又一茬的研究生。既有曹先生自己的学生,也有学生(吴先生等)的学生,乃至学生的学生(本人)的学生也得此庇护,完成进修任务。小房子里住过多少弟子,恐怕曹先生也记不得了。近日,惊闻师奶奶曹先生离去,本人学生陈渔(现为贵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医生)发来慰问,“我想悼念一下曹老师,之前在复旦受到她很多恩惠,无偿的给予我解决住宿,她的离开我很伤感。我想在曹老师的追悼会上,送个花篮以表心意。有需要我做的,一定记得还有个贵阳的学生一直在的。”
曹先生虽因脊柱侧弯引起肺不张,但话语依旧清脆悦耳、热爱弹钢琴,喜欢走路。曹先生培养的子女非常优秀。 “蕴藏着小宇宙的瘦小身躯仿佛就在眼前”(引用张玉秋教授语)。
曹先生一生以校为家,爱好并不多。犹记得曹先生曾经问起过,东方明珠在浦东还是浦西,弟子们莞尔,先生也不以为意。先生不爱游山玩水,独爱上医校园:东安路131号,上海医学院。
巾帼楷模,一代宗师,永垂千古!
又:昨夜今晨,1992年前后进实验室工作学习的女弟子们(杨茹,郭景春,王彦青,汪军,俞瑾)合写两幅挽联,以此纪念恩师曹小定教授:
究针刺原理,殚精竭虑,鹤驾已随云影杳;
创中西结合,呕心沥血,师恩常留上医馨
半弯驼脊,风云九秩,格物齐家治校,西学东渐泽桃李。
一根银针,任督两脉,传道授业解惑,中学西渐写春秋。
王彦青
2022 年 7 月 19 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