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兼容并济,国际合作共赢未来

发布时间:2022-04-0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国内外知名学府,一直秉承“正谊明道”的办学宗旨,践行“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投身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同时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建设“国内顶尖,国际一流”医学院为目标,全力助推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williamhill官网创建于1955年,以“师资雄厚、基础扎实”而著称。2015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类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2018年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第二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我国最早开展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基础医学学科通过整合建设,形成了以神经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理学、医学形态学四大“学科群”为基础,脑科学研究院、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代谢与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糖复合物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平台基地为支撑的发展体系。同时大力推进学科新增长点建设,促进医文医理医工融合创新;瞄准国际医学前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交流”等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为打造一流的基础医学学科提供助力。

       近三年来,在国际合作的科学研究方面,基础医学学科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通过加强线上交流,主动牵线搭桥,鼓励多方合作等措施,高质量国际合作科研成果频出,并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学科近三年已累计在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及其子刊和其他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国际合作论文近200篇,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

       在神经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领域,王彦青教授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合作阐明针刺抗炎的穴位特异性、参数-效应依赖性的神经环路机制,进一步合作发现PROKR2-Cre标记的DRG感觉神经元是低强度针刺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 为穴位相对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现代神经解剖学基础(Neuron 2020; Nature 2021),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为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将国外先进技术带回本学科,提升学科研究能力;刘贇研究员与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在精神类疾病的表观遗传调控方面也有稳定的合作联系(Molecular Psychiatry 2019, 2021)。

       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领域,袁正宏教授团队近年来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德国、新加坡ASTAR研究所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开展了广泛合作,揭示不同干扰素亚型在抗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方面的效应差异及潜在机制,为研发提升优化干扰素应答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揭示一种乙型肝炎病毒通过其表面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新机制,为乙肝免疫治疗研发提供了全新理论和靶点(Hepaology 2021; PNAS 2022;JEM 2022);陆路/姜世勃团队与哈佛医学院合作研究揭示了基于STING激动剂的仿生纳米颗粒作为通用流感疫苗粘膜佐剂的作用和机制,该成果为研发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广谱疫苗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技术基础(Science 2020);青年研究员徐薇与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合作,进一步修正和阐明了先天淋巴细胞的早期分化途径,该项研究结果“挑战了现有的ILC发育模型,推动了领域内重要的概念上的进步”(Immunity 2019)。

       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徐延勇青年研究员与美国东北俄亥俄医科大学代谢病研究中心合作阐明了肝细胞转录因子ATF3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为NAFLD早期防治筛选了潜在的新靶点(Diabetes 2021);吕雷青年研究员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合作分别提出维生素C可以通过激活TET2促进肿瘤免疫治疗效果,阐明了维生素C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的机制,为VHL缺失TET2野生型的ccRC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J CI 2019;Cancer Research 2022);杨云龙教授与瑞典林雪平大学合作发现高血糖通过影响巨核细胞促进血小板活化,以间接形式驱动肿瘤转移,揭示宿主与肿瘤之间的跨器官相互作用(Cancer Research 2021);雷群英教授、黄海燕副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合作发现支链氨基酸促进肥胖的机制及其靶向干预,为临床药物治疗肥胖提供了思路(Nature Metabolism 2022)。

       在医学形态学领域,孟丹教授与瑞士苏黎世大学合作阐明了BACH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BACH1调控衰老内皮功能障碍的新机制(Circulation Research 2022),还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合作阐明了BACH1调控干细胞向血管细胞分化的新作用,明确了BACH1是血管再生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Science Advances 2019;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1)。

       在表观遗传学领域,沈宏杰青年研究员和牛津大学教授合作,发现METTL3可以结合小鼠胚胎干细胞ERV中的IAPEz转座子,通过招募SETDB1/TRIM28维持IAPEz转座子上的异染色质状态(Nature 2021);胡璐璐研究员与芝加哥大学、美国希望之城和芝加哥大学合作在杂志上报道了m6A定量测序新方法的重要成果,m6A-SAC-Seq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生物学背景的方法(Nature Biotechnology 2022)。在药理学方面,占昌友研究员和香港大学医学院合作研发“静脉注射加光照触发眼部释药”策略,为治疗眼部肿瘤提供了有效的非侵入性药物递送途径(Advance Science 2021),并已申请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

       此外,学科的多名青年学者在国外学习和交流期间,也合作产出了多项重要成果。例如,屈前辉博士在国外学习期间,通过合作研究报道了人源SGLT1和同家族的钠-单脂肪酸共转运蛋白SMCT1的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汪振天博士鉴定出SETD5介导用于胰腺导管癌临床治疗的信号通路,使胰腺导管癌在MEK1/2抑制剂(Trametinib)治疗中重新获益(Cancer Cell 2020);王义平博士在哈佛大学交流期间,揭示了延胡索酸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白血病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干预延胡索酸信号转导可能产生新的抑癌靶点和策略(Cell Metabolism 2021);蓝贤江研究员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合作鉴定了多个新的调控因子并揭示了其抑制胎儿血红蛋白基因转录的详细分子机制(Mol Cell 2021)。

       同时,学科内有数十人次担任国际专业杂志主编、副主编及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主办国际知名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这些极大提升了学科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

       在国际合作的平台建设和人才交流方面,基础医学学科大力推进引智计划、国际合作基地或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建设,先后获批教育部“持续性感染与疾病创新引智基地”、“脑发育与重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高水平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基础医学学科的国际人才交流和培养,提供了强大动力。其中,“持续性感染与疾病创新引智基地”以本学科中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广泛地与众多国际知名大学进行合作,如墨尔本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埃默里大学等。同时,以创新机制引入诸多国外学术大师,如诺贝尔奖得主Peter C. Doherty教授,诺贝尔奖得主及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得者Charles M. Rice教授,T细胞免疫奠基人之一、美国埃默里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Rafi Ahmed教授等9名学术带头人。此外,基地中的交流人才还包括国内10位科研带头人及青年学者。通过国际合作人才交流,相互促进和发展,显著提升了复旦大学在微生物感染与免疫领域、乙肝病毒免疫领域、HCV领域及黄病毒领域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脑发育与重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由1名学术大师、9名海外学术骨干及成员、9名国内学术骨干及成员组成,其中包括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诸多顶尖人才,这些人才通过在基地中的密切交流,取长补短,开展了高质量的合作研究及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基础医学学科对标国际发展前沿,加快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其中包括获批“医学表观遗传与分子代谢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医学表观遗传领域的人才交流和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建设的“复旦-韦恩”国际联合实验室于2020年8月向美国FDA提交国际合作实验室的一期临床PreIND申请,并得到了FDA支持First-in-human临床实验的回复,为培养具有临床试验专长的国际人才提供了重要基地。同时,通过机制创新,还建设并推进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全球重点合作伙伴项目,显著促进了学科与国际顶级实验室在神经环路构筑、运作机理及损伤后重塑领域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国际人才交流与学术交流。

       以上广泛的科研合作和坚实的国际交流平台,也为本学科学生培养提供了重要基础。近年来,学科共有近百名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其中40%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通过与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的联合培养交流,拓宽了学生国际视野。依托国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海外人才引进、外籍教师聘任(包括2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教师公派等方式,实现师资来源国际化,组建了多个与国际接轨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了一批国际化课程,使医学人才培养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薛人望(Aaron Jen-Wang. Hsueh)2018年担任williamhill官网特聘教学顾问,在复旦大学教授FIST课程《演化论和现代医学》,提倡对现有医学的颠覆和反思,深受师生好评;学科还邀请美国Emory大学教授吴浩等参与讲授“医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创新课程,该课程是全国首门系统性医学人工智能课程,授课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数据、组学数据、电子病历数据等三大生物医学场景中的运用,吸引来自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的数百名学生参与。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为未来学科整体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基础医学学科将更广泛地与国内外顶尖机构和学者展开合作,戮力同心攻克科学难题,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创造新佳绩。并将继续以引智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实验室等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国际人才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团队,产生一批重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