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williamhill官网在枫林校区和汉堂举行了“基础医学院技术平台建设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了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担任专家组组长,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肖惠萍主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研院周兆年研究员、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刘永忠研究员、中科院生化细胞所陈铭研究员、复旦大学资产处张义副处长担任论证会专家,对基础医学院正在建设的公共技术平台进行论证。基础医学院院长汤其群及书记袁继鼎参加了会议,汤其群院长代表学院致欢迎辞,期望各位专家对基础医学院建设的技术平台把脉,为下一步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基础医学院从2013年起,克服空间条件限制,整合学院仪器资源、利用网络,依托四个学科群的科研及技术力量,以不同学科领域科研方法的共性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建设形态学与功能研究两大技术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在此技术平台体系中,从分子、细胞、器官乃至整体水平为重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代谢相关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基础医学研究提供有特色的技术服务。
论证会汇报首先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姜宴汇报基础医学院技术平台建设总体方案,之后形态学科群平台负责人朱虹光教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科群平台负责人蔡启良教授、分子生物学科群平台负责人党永军教授、神经科学学科群平台负责人黄志力教授等四个学科群分别展开,围绕各自平台的学科特点、技术能力提升及建设重点进行阐述,从建设思路到总体目标,问题剖析及建设内容,到建设进度逐一详尽如实进行了汇报。
汇报之后,专家组成员重点对技术平台的专业性建设、整体规划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一致认为基础医学院技术平台围绕学科建设,发挥现有技术平台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挖掘平台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科科研能力,拓宽平台服务及研究功能,有很大建设意义。同时也提出:体制机制方面需建立“重大设备中心化”模式,同时考虑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改革人事制度,落实专职技术人员比例;细化管理机制,包括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共享机制与绩效激励机制。在专业性方面,一方面注重优势学科、传统学科的技术传承与技术优化;另一方面带动相对弱势学科的科研水平。
通过此次论证,基础医学院技术平台理清了未来发展思路,坚定了建设目标,即面向前沿基础医学研究,提供有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技术,对接临床医学实践,积极开展重大疾病防诊治方法的转化医学研究,培养过硬的有研究团队支持的技术队伍,健全可持续的共享运行机制,将基础医学院技术平台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开放、共享、合作、交流的基础医学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基础医学院科研办